人類曾經有過一個洪荒年代,宋代詩人楊萬里在《漢文帝有圣賢之風論》中有這樣的描述:“洪荒之世,人與禽之未別。”世界上曾經有過許多神話故事,講述天、地、人形成的過程,在幾千年的人類歷史中,人們就是憑著這樣的記憶,探討和回顧著人類自身的歷史和發展。直到19世紀考古學產生后,才用科學的方法講述出令人著迷的人類進化故事。
大約在700萬年前,生活在中部、東部和南部非洲的古猿群體中逐漸產生出了人類最直接的祖先,這個物種被稱為“能人”,意思是“使用工具的人”,他們不僅會使用工具,還有了創造工具的意識,他們過著群居生活,相互間的知識交流,逐漸導致了語言的萌芽,用石頭、樹枝在地面上建立了原始人類最早的庇護所。這是人類進化史中最偉大的事情,他們是人類真正意義上的祖先。出于好奇,也為了生存,在200多萬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原始人類開始了向地球其他地方的遠征。由于離開了熱帶非洲,他們的身體已經適應了直立行走很長的路程,工具也更加完善,“匠人”誕生了。
“匠人”是出色的旅行家,他們可以不停地走上很遠的路,不僅能發明新的工具,而且產生了新的社會紐帶。他們經歷了海平面降低的冰川時代和海平面上升的溫暖時代,從非洲到近東、歐洲和亞洲,開始在地球上廣泛分布,“匠人”達到了所能到達的所有地區。隨著對新氣候、新環境的適應,進化成了“直立人”。
“直立人”是真正的獵人,依靠集體的力量以及精心組織的進攻,能與狼和獅子相抗衡。由于能吃到更多的肉,他們大腦的容量達到1000立方厘米,是大型猿類的兩倍。他們有了語言,發明了樂器,學會了用火。在直立人生活的區域,從非洲、亞洲到歐洲,其中最著名的直立人化石就是“北京人”,他們還被稱為中國猿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直立人在進化過程中,逐漸產生了三個分支,歐洲的尼安德特人、爪哇的皮特坎索洛普人和非洲、亞洲的智人。
通常認為智人最早出現的時期大約是在20萬年前。早期智人原稱“人屬尼安德特種”,簡稱“尼人”,他們與現代人更為接近,不僅會保存天然的火,還學會了人工取火,平均腦容量為1350毫升,其生存年代大約距今二三十萬年到5萬年前,中國的馬坎人、長陽人和丁村人均屬于尼人。由于尼人只能適應他們原住地的環境,所以在距今10萬年到4萬年這段時間先后消失了。晚期智人原稱“智慧的人”,簡稱“智人”,和現代人已很相似。文化上已有雕刻和繪畫藝術,出現了裝飾品。生存年代大約從5萬年前開始,直到現代。經過基因測定,尼人和智人是兩個物種,至少在距今10萬年到3萬年間,智人為了生存從非洲出發,沿著海岸線一路北上,來到中東,然后又沿著東南亞、印度洋這條路線,從南方進入現在的東亞腹地,他們就是現在東亞人和中國人的祖先。2003年從中國復旦大學遺傳研究所傳出一個轟動性新聞,他們通過基因檢測了一萬二千多個個體,結論是所有的人都是非洲人的后裔。那么,從非洲遷徙的智人曾經來到過保定這塊土地嗎?
淶水智人
淶水野三坡白草畔的山崖邊有塊長5米,高405米,重約百噸的巨石,其石質屬于兩億年前生成的安山巖,在火山巖地貌景觀中堪稱“天下第一石”。這塊巨石有兩個支點,面積不足其體表面積的5%,有三分之一探出崖外,山風吹來,林濤陣陣,樹木搖曳不止,巨石也好像在隨風而動,所以被當地人稱為“風動石”或“饅頭石”。
在風動石西北25公里的地方,有個北邊橋村。1983年7月的一天,村民任正清正在院子里挖菜窖,挖到3米多時,發現一些零碎的骨頭化石,感到很奇怪,便告訴了縣里的老干部楊洪章。楊洪章在抗戰時期即參加革命工作,任過淶水縣工商局副局長,總想為三坡人民續寫歷史、開發旅游,他青年時就對北邊橋東北杏樹臺地區挖煤土時經常挖出的不明化石(當地人稱龍骨)感興趣。早就托付鄉親們,如發現大宗化石要趕快通知他。楊洪章聽到這一消息后,趕到北邊橋村實地察看,并要求任正清停止挖掘,保護現場。楊洪章認為這些骨頭是大型海生動物化石,寫了篇文章發表在1985年《保定日報》上,還把那些化石收藏起來。1986年文物普查時,保定地區文保所考古隊的楊永賀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動員楊洪章把標本拿給專家去鑒定一下。楊洪章也感到這件事情意義重大,就帶著化石到北京中科院考古研究所。中科院考古研究所聯系北京大學考古系,讓楊洪章到北京大學詳細介紹發現化石的經過。經北京大學考古系鑒定,化石材料為腰椎以上的各個部位,認定這些骨骼是智人化石。
1988年暑假,北京大學考古系古人類考古學家呂遵諤教授及動物考古學家黃蘊萍教授,帶領3名學生與楊洪章一起來到任正清家。在保定地區文物管理所、淶水縣文物管理所配合下,對菜窖進行了擴大清理,發現這是古人類活動的遺址,屬于舊石器時代,海拔高度約1000米,面積約2000平方米。文化層距地表33米,厚約l米。頭骨大部分被砸毀,又清理出同屬一個個體的人骨化石的盆骨及下肢骨,與前面的化石形成一具完整的側臥古人類化石。還出土了鹿角、嚙齒類動物下頜骨、打制石片等。后經北京大學和美國亞利桑那大學NSF加速器放射性同位素分析、加速質譜儀測定,這具人骨化石形成于距今28萬年前,是迄今中國發現的第一具完整的智人化石,考古界定名為“淶水智人”。
淶水智人具有蒙古人種也就是黃種人的特征,化石的出土在史學界引起極大轟動,考古學家認為推翻了史學界關于中國人是非洲人后裔的說法,填補了中國古人類研究的一項空白。淶水智人的發現,對于尋找北京猿人的后裔有著重要作用。淶水智人到底是北京猿人的后裔,還是從非洲走來的智人呢?他們的后代又到哪里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