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達(1922~2000)完縣(今順平)南常豐村人。9歲起習字刻印。1944年參加革命工作。擔任過文工團團長。在《兄妹開荒》、《夜奔》、《八月十五》、《拴不住》、《王秀鸞》、《劉胡蘭》、《不拿槍的敵人》等劇目中扮演角色。1946年書丹十八兵團十一旅參謀長鐘天發紀念碑10通。1949年調山西運城地委、山西省委宣傳部工作,1962年任山西省博物館館長。
創作獨幕話劇《減租清野》、小歌劇《爭取更大光榮》(1950年)、話劇《夜半濤聲》(1951年)、電影文學劇本《第三條戰線》(1959年)、《解放太原》(1962年)、六幕話劇《孤城風燭》(1976年)。發表電影、戲劇評論30余篇,發表舊詩50余首。
1955年后專攻書法篆刻藝術,1975年至1979年以石版刻出毛澤東詩詞50首以成帖,高32厘米、長10米。1980年起研制出失傳的澄泥硯技術,取得重大成功,獲國家文化部、輕工部、山西省科研獎,1985年獲國家發明專利。1993年出版《徐文達書法篆刻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徐氏澄泥硯》專輯(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以澄泥硯成果獲國際金獎。
曾任政協山西省兩屆委員會委員,山西省第一屆書法家協會第一副主席,山西大學師范學院名譽教授。2000年5月27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