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厚宣(1911~1995)望都大王莊村人。1928年畢業于保定培德中學。1934年在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后進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兩次參加殷墟發掘工作。抗日戰爭時期,隨機關流離于長沙、桂林、成都。1940年到成都齊魯大學任國學研究所研究員、教授、中國文學系主任、歷史社會學系主任。1947年轉入上海復旦大學任歷史系教授、中國古代史教學研究室主任。
1956年在國務院總理周恩來關懷下調入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歷任研究員、研究所學術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先秦史研究室主任、甲骨文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等。致力于甲骨學和殷商史的研究,著作頗豐,出版和發表百余種論著。其中《甲骨學商史論叢》在國內外學術界引起強烈反響,被認為是當代這一學科的最新成果。他總編輯的《甲骨文合集》共13冊,是對50多年來古籍整理最大的一項成就,被史學界譽為甲骨學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他的“先分期,后分類”新創體制,對于以后大型甲骨文著錄的編纂和出版產生了很大影響,并利用甲骨文材料解決了殷商史上農業生產、奴隸暴動、方國戰爭、四方風名、圖騰崇拜、歷法氣象等重要問題。
多次應邀赴中國香港地區及蘇聯、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地出席學術會議和講學。其淵博的學識、嚴謹的學風和精湛的造詣,博得國內外學術界的贊譽,被譽為“甲骨研究第一人”。曾任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常委、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委員、中央參議委員。198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5年4月15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