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善(1909~1971)清苑武安村人。因家貧少年輟學,1927年到黑龍江省黑河縣拖拉機廠做工,畫下許多機械構造圖?!熬乓话恕笔伦兒蠡丶?,繼續從事農業機械的研究。1947年創造了“尺算法”,并先后制成方形、圓形和長形計算器,計算十分快捷,在解放戰爭、土地改革中廣泛應用。冀中行政公署向他頒發了獎狀、獎金,并將“尺算法”命名為“于振善尺算法”。1948年晉察冀新華書店第一次出版《于振善尺算法》。1950年、1963年再版,并作為教材編入中學的輔助課本,還被收錄在上?!洞蠊珗蟆烦霭娴摹吨袊氖澜绲谝弧返谒膬?。
1949年于振善到天津北洋大學和南開大學學習。1950年9月25日,出席全國工農兵英模代表大會。1959年創造了“數塊計算法”,接著又發明了“劃線計算法”。1961年應河北省政府之聘,調河北大學數學系工作。1962年把“劃線計算法”和算盤結合起來,發明了“桿珠計算法”、“復式珠算法”和“快準計算法”,創造了連乘連除和立方立體劃線法模型。經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鑒定后,編輯在《新計算法》一書中。其事跡及算法,先后刊登在《科學雜志》、《科學通訊》、《人民畫報》等刊物上,并用英、法、西班牙和世界語介紹到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