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之(1904~1994)又名李沛澤。女。王若飛夫人。河北龍關(今赤城)人。1922年在保定直隸第二女子師范上學時,與王佩珊、王紹華等人在進步教員王森然、程箴四的幫助下,組織了“讀書會”,購買、閱讀馬列著作。1924年初,直隸女二師校長燕士奇反對學生的進步活動,取消白話文課程,封閉圖書館,解散“讀書會”、“音樂社”等進步學生組織,并解雇一批進步教員,引起全校學生不滿。3月14日,學生代表找燕士奇交涉,燕士奇污蔑學生“蓄意鬧事”、“不守校規”,當場宣布開除李培之、王紹華、王佩珊等6人學籍,并指使其親信毆打學生。李培之、王紹華帶領學生將燕士奇攆出學校,掀起罷課學潮。中共保定黨組織派保定學聯主席張廷瑞到女二師指導學生罷課斗爭,成立了以李培之、王紹華等人為首的女二師學生自治會,接管了學校事務。通過積極聯系社會各階層人士,宣傳學潮真相,爭取社會同情。直隸省教育廳被迫罷免燕士奇校長職務,革除不稱職教員,恢復被開除學生的學籍,女二師學潮斗爭取得勝利。4月底,經中共保定小組組長張廷瑞介紹,李培之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下半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同年秋,女二師建立團支部,李培之任團支部書記。
1925年1月4日,受保定黨組織委派,李培之前往北京參加“國民會議促成會”成立大會,大會結束后回保向黨組織作了匯報。在黨的領導下,保定各階層人民于1月11日成立保定國民會議促成會。1925年春,女二師建立黨小組,李培之任黨小組長。中共保定支部成立后,任支部委員,負責婦女工作。4月,中華全國各界婦女聯合會保定分會成立大會在女二師召開,李培之為主要領導人。
1925年5月,女二師建立黨支部,李培之任黨支部書記。6月2日,“五卅”慘案的消息傳到保定,她立即與中共保定支部成員張廷瑞、張福堂、孫有曾等人深入學校、工廠、農村,宣傳“五卅”慘案真相,組織動員人民群眾抗議英、日帝國主義暴行,聲援上海人民正義斗爭。組織女二師學生進行募捐,演出文藝節目,演出結束后,將全部收入交給保定“五卅”慘案后援會轉寄上海。7月,李培之在女二師畢業后,到河南鄭州從事工會工作。
1925年至1931年,李培之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列寧學院學習,1931年9月回國,到紅二方面軍所在的洪湖蘇區工作。1932年至1936年在上海從事工人運動、婦女工作和文化工作。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去延安,先后在陜北公學、抗日軍政大學和中央黨務研究室工作,1945年到重慶中央局任婦女組長,1946年回延安,1947年隨晉綏土改工作團到晉綏地區參加土改工作,1948年在中央婦女委員會工作,任委員。
1949年全國解放后,任華北革命大學二部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華北行政委員會委員、全國婦聯執委、察哈爾省政府委員等職。1950年先后任中國人民大學教育部部長、專修科主任、函授部主任、黨委監委會書記,1959年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黨委副書記。1962年在中共八屆十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監察委員會候補委員,1965年4月任中央監察委員會駐郵電部監察組組長,1978年1月任郵電部顧問。是全國政協第一屆委員會委員,第一、第二屆全國人大代表。1994年11月10日在北京逝世。